送费都事使饶州

· 黄佐
南宫建礼趋庭日,北阙承恩奉使时。 潞渚晓行垂柳径,鄱阳秋思碧梧枝。 传家节操闻鸾掖,华国文章出凤池。 回首五云天咫尺,泰阶平处是昌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宫:古代指皇宫。
  • 建礼:举行礼仪。
  • 趋庭:快步走过庭院,表示恭敬。
  •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的地方。
  •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宠。
  • 奉使:奉命出使。
  • 潞渚:地名,指潞河的岸边。
  • 鄱阳:地名,今江西省鄱阳县。
  • 碧梧:绿色的梧桐树。
  • 鸾掖:指宫中。
  • 华国:使国家繁荣昌盛。
  • 凤池:指朝廷。
  • 五云:五彩祥云,象征吉祥。
  • 泰阶:古代星名,比喻三公之位,也指国泰民安。
  • 昌期:繁荣昌盛的时期。

翻译

在皇宫举行礼仪,快步走过庭院的日子里,我在北面的门楼受到皇帝的恩宠,奉命出使。清晨在潞河岸边的柳树小径上行走,秋天思念着鄱阳,心中所系是那碧绿的梧桐树枝。家族的节操在宫中传扬,使国家繁荣的文章出自朝廷。回首望去,五彩祥云近在咫尺,国泰民安的时期正是繁荣昌盛之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奉命出使的场景,通过对南宫、北阙等皇家建筑的描绘,展现了庄严的氛围。诗中“潞渚晓行垂柳径,鄱阳秋思碧梧枝”一句,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后两句则通过“鸾掖”、“凤池”等词汇,展现了诗人对家族荣誉和国家繁荣的自豪与期望。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家族的忠诚与热爱。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