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即事和右溪韵

· 黄佐
麦风梅雨逐人来,犹有榴花照眼开。 京国乍尝新角黍,庭闱还忆旧蒲杯。 越山渺渺羊求径,燕树依依郭隗台。 欲献重瞳丝万缕,试看云气向蓬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麦风梅雨:指麦子成熟时的风和梅雨季节的雨。
  • 榴花:石榴花。
  • 京国:京城,指北京。
  • 角黍:粽子。
  • 庭闱:家中的庭院。
  • 蒲杯:用蒲叶编制的酒杯。
  • 羊求径:羊肠小道,比喻曲折难行的路。
  • 郭隗台:古代传说中的地名,比喻远方的思念之地。
  • 重瞳:传说中黄帝的眼睛,比喻皇帝。
  • 蓬莱:神话中的仙山,比喻遥不可及的理想之地。

翻译

麦子成熟时的风和梅雨季节的雨伴随着人们,而石榴花依然在眼前盛开。 在京城初次品尝新做的粽子,家中的庭院里还回忆起旧时的蒲叶酒杯。 远处的越山隐约可见羊肠小道,而燕地的树木依依不舍地望着郭隗台。 想要向皇帝献上万缕的思念,试着看向云气缭绕的蓬莱仙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远方的思念之情。诗中“麦风梅雨”与“榴花”相映成趣,展现了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活力。后文通过“京国”与“庭闱”、“越山”与“燕树”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乡愁与对远方的向往。结尾的“重瞳”与“蓬莱”则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与远方的无限憧憬。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