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次胡可泉韵

· 黄佐
旭日行天明蓟丘,闲云凝岫出罗浮。 衣冠西苑随星转,殿阁南薰似海流。 黼座衮龙偏忆舜,杏坛衰凤亦从周。 珍台璇馆追趋地,只为甘泉奏赋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旭日:初升的太阳。
  • 蓟丘:古代地名,这里指北京地区。
  • (xiù):山洞,这里泛指山峰。
  •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省,这里可能指云雾缭绕的山峰。
  • 衣冠:指官员的服饰,代指官员。
  • 西苑:指北京的皇家园林,如颐和园等。
  • 南薰:指南风,这里可能指宫殿中的风。
  • 黼座:皇帝的宝座。
  • 衮龙:指皇帝的龙袍。
  • 杏坛:传说中孔子讲学的地方。
  • 衰凤:指凤凰,这里可能指皇帝的象征。
  • 珍台:华丽的楼台。
  • 璇馆:指宫中的楼阁。
  • 甘泉:指甘泉宫,汉代宫殿名,这里可能指宫廷。
  • 奏赋:指向皇帝献上诗赋。

翻译

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北京的明媚天空,闲散的云雾凝结在罗浮山峰之上。官员们的衣冠随着星辰转向西苑,宫殿中的南风如同海浪般流动。皇帝的宝座和龙袍让人不禁想起古代的贤君舜,而杏坛上的衰凤也让人联想到周朝的辉煌。华丽的楼台和宫中的楼阁是我追随的地方,只为在这里向皇帝献上我的诗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早朝时的景象,通过对旭日、闲云、衣冠、殿阁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皇宫的庄严与壮丽。诗中“黼座衮龙偏忆舜,杏坛衰凤亦从周”一句,巧妙地通过古代贤君和辉煌朝代的象征,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当前朝代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作者对皇宫景象的深刻感受,也体现了其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