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邵端峰方伯之山东六首

· 黄佐
海榴发岩楹,葳蕤含景鲜。 茭萼晞阳光,亭午丹欲然。 萧瑟岁寒节,缅怀中兴年。 雍齿反婴僇,丁公顾能全。 如彼荧荧者,乃矜一朝妍。 缄书持赠君,何由达灵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榴:即石榴,因其多产于海边,故称海榴。
  • 岩楹:岩石的边缘或突出的部分。
  • 葳蕤(wēi ruí):形容植物茂盛,枝叶繁密。
  • 景鲜:景色鲜明。
  • 茭萼:茭白的花萼。
  • 晞阳:晒太阳。
  • 亭午:正午。
  • 丹欲然:形容颜色红得像要燃烧一样。
  • 萧瑟:形容景色凄凉。
  • 岁寒节:指冬季。
  • 中兴年:指国家或家族复兴的时期。
  • 雍齿:人名,此处指代叛逆者。
  • 反婴僇:反叛而被杀。
  • 丁公:人名,此处指代忠诚者。
  • 顾能全:能够保全。
  • 荧荧者:指微弱的光亮。
  • :夸耀。
  • 一朝妍:一时的美丽。
  • 缄书:封好的书信。
  • 灵荃:指远方的收信人。

翻译

石榴花在岩石的边缘盛开,茂盛的枝叶间蕴含着鲜明的景色。茭白的花萼在阳光下晒得正午时分,颜色红得像要燃烧。在这凄凉的冬季,我怀念着国家复兴的岁月。叛逆者雍齿最终被杀,而忠诚的丁公却能保全性命。那些微弱的光亮,却夸耀着一时的美丽。我封好这封信,想要赠送给远方的你,却不知如何才能送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石榴花盛开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过去中兴岁月的怀念之情。诗中,“海榴发岩楹”与“茭萼晞阳光”等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而“萧瑟岁寒节,缅怀中兴年”则透露出对往昔的深切回忆。后文通过对“雍齿”与“丁公”命运的对比,表达了对忠诚与叛逆不同结局的思考。最后,诗人以“缄书持赠君,何由达灵荃”作结,流露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无法传达心意的无奈。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