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七日大封宗室奉命充南渭册礼使

· 黄佐
胪陛传宣仰圣君,锡茅分器重殷勤。 日临阁道开三殿,风递宫韶出五云。 宝册下时经辇路,金貂行处散炉薰。 即从北极趋南渭,怅别天边鸳鹭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胪陛(lú bì):古代宫殿的台阶,这里指宫廷。
  • 锡茅:赐予茅土,古代分封诸侯时,皇帝赐予代表土地的茅土。
  • 分器:分封时赐予的礼器。
  • 宫韶:宫廷音乐。
  • 五云:五彩云,古代象征吉祥的云。
  • 宝册:指皇帝赐予的册封文书。
  • 辇路(niǎn lù):皇帝车驾行走的道路。
  • 金貂:指侍中、常侍等高级官员的冠饰,这里代指高级官员。
  • 炉薰:香炉中的熏香。
  • 北极:指京城。
  • 南渭:指南方的渭水地区,这里指册封的目的地。
  • 鸳鹭群:比喻朝中的同僚。

翻译

在宫廷中传令,我仰望着圣明的君主,他赐予我茅土和礼器,显得格外殷勤。阳光照耀着阁道,三殿大开,风中传来宫廷音乐,飘出五彩云间。宝册颁下时,我经过皇帝的车道,高级官员行走之处,香炉的熏香四散。我即将从京城出发,前往南方的渭水地区,心中怅然离别了朝中的同僚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作为册封使者,接受皇帝的任命和赐予,前往南渭册封宗室的庄严场景。诗中通过“胪陛传宣”、“锡茅分器”等词句,展现了宫廷的庄重和皇帝的恩典。后半部分则通过“宝册下时”、“金貂行处”等描绘,传达了作者即将离开京城,前往南渭的复杂心情,既有使命感的庄严,也有离别同僚的怅然。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皇恩的感激和对职责的忠诚。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