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湖亭参戎复州兼奉母以行

张奂人堪羡,辽阳地不违。 边云连汉阙,宫日带莱衣。 馔入江鱼细,书成朔雁飞。 即看旌旆至,塞外虏尘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张奂:人名,诗中的张湖亭参戎。
  • 辽阳:地名,位于今辽宁省。
  • 汉阙:指汉代的宫殿。
  • 莱衣:古代一种官服。
  • (zhuàn):饮食,这里指食物。
  • 朔雁:北方的雁,常用来象征书信。
  • 旌旆(jīng pèi):旗帜。
  • 虏尘:指敌人的踪迹或战争的痕迹。

翻译

张奂这人真令人羡慕,辽阳之地也不违他的心愿。 边疆的云彩与汉朝的宫阙相连,宫中的阳光照耀着他的官服。 江中的鱼儿细嫩,作为食物,书信则如北方的雁儿飞去。 眼看他的旗帜即将到来,塞外的敌人踪迹已稀少。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张湖亭参戎的英勇与威望,同时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辽阳的边疆风光和宫廷景象,展现了张奂的荣耀与责任。末句“塞外虏尘稀”预示着和平的到来,也体现了对张奂保卫边疆、带来安宁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