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兴八首次韵

· 杨爵
斯文千古是谁功,由彼陶唐立大中。 措履敢从浮世好,几微深愧古人风。 衢连柳过圜墙绿,苑隔桃侵屋宇红。 潦倒还思泾渭上,丝纶闲钓有渔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斯文:指文化、文明。
  • 陶唐:即尧,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 大中:指尧的治国理念,即中庸之道。
  • 措履:行走,比喻行为或处世。
  • 浮世:指纷扰的世俗世界。
  • 几微:微小之处,细节。
  • 圜墙:围墙。
  • 潦倒:失意,落魄。
  • 泾渭:指泾河和渭河,比喻清浊分明。
  • 丝纶:钓鱼用的丝线。

翻译

这千古流传的文化,是谁的功绩?源自那伟大的尧帝所立的中庸之道。我行走于世,怎敢追随世俗的喜好,对于细节之处,深感愧对古人的风范。街道旁柳树连绵,围墙内绿意盎然;苑中桃花盛开,侵染了屋宇的红色。我虽失意,却仍怀念泾渭河畔,那里有渔翁悠闲地垂钓,丝线轻轻摇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古代文化的追溯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古人风范的敬仰以及对世俗的疏离感。诗中“斯文千古是谁功”一句,既是对文化传承的赞美,也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后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以“柳过圜墙绿”和“桃侵屋宇红”来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结尾的“潦倒还思泾渭上,丝纶闲钓有渔翁”则流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渴望和对纷扰世界的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杨爵

明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 4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