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丁宁赠钱员外绪山
尚友希前哲,无劳辨浅深。
开言动喋喋,矛戟已森森。
祗觉胸怀隘,恐非畜德心。
古人各有见,原本自相忱。
岂若异流者,驰骋多诐淫。
何苦但永矢,宜从得处寻。
丁宁四告语,共严此心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四丁宁:反复叮嘱。
- 赠钱员外绪山:赠送给钱员外,绪山可能是钱员外的号或别称。
- 尚友:崇尚与贤人交往。
- 希前哲:仰慕古代的贤人。
- 喋喋:形容说话多,不停地说。
- 矛戟森森:比喻言辞尖锐,像矛戟一样锋利。
- 胸怀隘:心胸狭窄。
- 畜德心:培养德行的心。
- 相忱:相互信任。
- 诐淫:偏颇和过度。
- 永矢:永远发誓。
- 心箴:心灵的箴言,即心灵的指导原则。
翻译
我反复叮嘱你,要崇尚与贤人交往,仰慕古代的贤人,不必过分计较言辞的深浅。开口说话时,如果喋喋不休,言辞就像矛戟一样锋利,已经显得过于尖锐。这只会让人觉得你的心胸狭窄,恐怕不是培养德行的态度。古人各有自己的见解,他们之间原本是相互信任的。不像那些观点不同的人,他们总是争论不休,言辞偏颇且过度。何必总是发誓呢,应该从实际的收获中去寻找答案。我再次叮嘱你四次,让我们共同严格遵守这些心灵的箴言。
赏析
这首诗是杨爵写给钱员外的一首赠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忠告。诗人通过对比古人的相互信任与现代人的争论不休,强调了培养德行和保持心胸开阔的重要性。诗中的“喋喋”和“矛戟森森”形象地描绘了言辞的尖锐,而“胸怀隘”则直接指出了心胸狭窄的弊端。最后,诗人通过“心箴”的概念,强调了内心的修养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德行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