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

· 黄佐
月出群犬嗥,月入群犬静。 幽人耿不眠,翛然发孤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háo):野兽吼叫。
  • :心中有事,不能入睡。
  • 翛然(xiāo rán):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翻译

月亮升起时,群犬开始吼叫;月亮落下时,群犬又恢复了平静。 幽居的人因为心事重重而无法入睡,于是自由自在地独自吟咏起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月出月入时群犬的反应,以及幽人因心事而夜不能寐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超脱。诗中“月出群犬嗥,月入群犬静”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韵律,又隐喻了人世间的喧嚣与宁静。后两句“幽人耿不眠,翛然发孤咏”则进一步以幽人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感。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