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中西番菊

一种幽姿擅众芳,传来异域斗姚黄。 偏逢冷露才舒艳,尤借寒霜为洗妆。 逸致堪争陶令兴,孤英未许楚人尝。 故园三径知何似,管领秋光锁夕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姿:幽雅的姿态。
  • :独占,超越。
  • 众芳:各种花卉。
  • 异域:外国或外地。
  • 斗姚黄:与姚黄(一种牡丹)相比美。
  • 冷露:寒露。
  • 舒艳:绽放艳丽。
  • 寒霜:寒冷的霜。
  • 洗妆:打扮,此指菊花因霜而更显美丽。
  • 逸致:超脱世俗的情趣。
  • 陶令兴:指陶渊明的田园诗意。
  • 孤英:孤独的花朵。
  • 楚人尝:楚国人尝试,此指菊花不轻易被采摘。
  • 故园:故乡的家园。
  • 三径:指家园的小路。
  • 管领:管理,引领。
  • 秋光:秋天的景色。
  • 锁夕阳:夕阳下的景色被固定,此指菊花在夕阳下更显美丽。

翻译

西番菊有一种幽雅的姿态,超越了其他花卉,它来自异国他乡,与姚黄牡丹相比美。它偏好在寒露中绽放艳丽,尤其借助寒霜来打扮自己。它的超脱世俗的情趣可以与陶渊明的田园诗意相媲美,孤独的花朵不允许楚国人轻易采摘。故乡的家园中的小路现在如何呢?它管理着秋天的景色,在夕阳下显得更加美丽。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西番菊的独特美态和高洁品格。诗中,“一种幽姿擅众芳”直接点出了西番菊的出众,而“偏逢冷露才舒艳,尤借寒霜为洗妆”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烘托其坚韧与美丽。后句通过与陶渊明的田园诗意和楚国人的对比,强调了西番菊的孤高与不可亵玩。结尾的“故园三径知何似,管领秋光锁夕阳”则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西番菊在夕阳下美丽景象的留恋。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