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洞庭作

· 黄佐
瑶台今夕侍宸游,五色云中驾彩虬。 银汉有章回紫极,碧天如幕护皇州。 未央日转芙蓉殿,太液波涵翡翠楼。 欲奏霓裳先按舞,凤笙吹彻洞庭秋。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华美的宫殿。
  • 宸游:皇帝的巡游。
  • 五色云:五彩祥云,古代传说中象征吉祥的云彩。
  • 彩虬:五彩的神龙,虬(qiú)指传说中的无角龙。
  • 银汉:银河,天河。
  • 紫极:古代指天空中的紫微垣,象征帝王。
  • 碧天:青天,蓝天。
  • 皇州:指京城,国家的中心地带。
  • 未央:未央宫,汉代宫殿名,这里泛指宫殿。
  • 太液:太液池,汉代皇家园林中的池塘。
  • 霓裳:霓裳羽衣,传说中仙女的服饰,这里指美妙的舞蹈。
  • 凤笙:笙的美称,笙是一种古代乐器。

翻译

今夜在瑶台陪伴皇帝巡游,五彩祥云中驾着五彩神龙。 银河中有着美丽的图案回应着紫微垣,蓝天如同帷幕保护着京城。 宫殿中的日影随着时间流转,太液池波光映照着翡翠楼。 想要演奏霓裳羽衣舞,先吹响凤笙,洞庭湖的秋天因此而生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梦幻般的宫廷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语言,展现了皇帝巡游的盛况和宫廷的富丽堂皇。诗中“瑶台”、“五色云”、“彩虬”等词语构建了一个神话般的场景,而“银汉”、“紫极”、“碧天”则增添了宇宙的宏大与神秘。后半部分通过对“未央”、“太液”等具体宫廷景物的描写,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宫廷的宁静与美丽。结尾的“霓裳”、“凤笙”则带出了音乐与舞蹈的优雅,使得整个洞庭湖的秋天都充满了诗意和音乐的气息。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