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祁惟允

· 黄佐
执手别君何郁纡,帝城秋色野踟蹰。 离情不学晓云淡,知己渐随烟柳疏。 去国未须言勇退,还家聊且赋閒居。 想应明主不相弃,谁合南山有弊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郁纡(yù yū):忧愁的样子。
  • 踟蹰(chí chú):徘徊不前的样子。
  • 去国:离开国家,指离开朝廷。
  • 勇退:勇敢地退隐。
  • 閒居:闲居,指不担任官职,在家闲住。
  • 弊庐:简陋的房屋。

翻译

握着你的手,与你分别,我心中充满了忧愁,帝城的秋色中,我在野外徘徊不前。 离别的情感不像清晨的云那样淡薄,知己的朋友也随着烟柳的疏落而渐行渐远。 离开朝廷并不需要说自己是勇敢地退隐,回家后,姑且写写闲居的生活。 想必明智的君主不会抛弃我,谁会认为南山上的简陋房屋不合适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黄佐与朋友祁惟允分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执手别君何郁纡”直接抒发了离别的忧愁,而“帝城秋色野踟蹰”则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徘徊的动作,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后两句“离情不学晓云淡,知己渐随烟柳疏”巧妙地运用比喻,将离情与晓云、知己与烟柳相对比,形象地展现了离别后的孤独和寂寞。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君主的信任,尽管自己选择退隐,但仍相信君主不会忘记自己,南山上的简陋房屋也足以安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