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河:指清澈的河流。
- 羁思:指旅人的思乡之情。
- 亲舍:指家乡的亲人居住的地方。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代京城或远大的前程。
- 日边:指太阳升起的地方,比喻遥远的京城。
- 莼鲈:莼菜和鲈鱼,常用来比喻家乡的美味,这里指代家乡的温馨和美好。
- 髀肉:大腿上的肉,这里比喻壮志未酬。
- 行藏:指人的行为和隐藏的志向。
- 巫阳:古代神话中的巫山之阳,这里比喻难以预料的未来。
翻译
玉河边的杨柳已经萧瑟,秋天的到来让旅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深沉。 家乡的亲人仿佛就在云外不远,而远大的前程却感觉像是在太阳升起的地方那样遥远。 虚名怎么比得上家乡的莼菜和鲈鱼美味,壮志怎能随着大腿上的肉消逝。 自嘲自己的行为和隐藏的志向完全无法预知,巫山的阳光下,谁能预料未来的命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旅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玉河杨柳已萧萧”以景入情,烘托出秋天的萧瑟和旅人的孤寂。通过对“亲舍”与“长安”的对比,表达了家乡的亲近与前程的遥远,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末句“巫阳堪问竟谁招”则以神话中的巫山之阳象征未知的未来,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
黄佐的其他作品
- 《 梦作渔樵歌 》 —— [ 明 ] 黄佐
- 《 登衡岳值风雾至绝顶忽霁感灵贶赋二十韵 》 —— [ 明 ] 黄佐
- 《 十六夜补之席上赏月分韵得水字 》 —— [ 明 ] 黄佐
- 《 沙洲草堂四首为欧氏题 》 —— [ 明 ] 黄佐
- 《 莫春朝陵西游次张石川韵十首 其八 》 —— [ 明 ] 黄佐
- 《 俨山学士招赏葵菊次前韵三首 》 —— [ 明 ] 黄佐
- 《 临江道中 》 —— [ 明 ] 黄佐
- 《 汤文明惠并头葵花二株口占十绝 其五 》 —— [ 明 ] 黄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