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夜月

· 黄佐
对月旬逾二,挥杯影不孤。 金枢涵顾兔,圭窦伴潜夫。 地转山河影,天移霜雪图。 下帘仍秉烛,搔首二更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枢:古代传说中月亮运行的轨迹。
  • 顾兔:古代神话中月宫里的兔子。
  • 圭窦: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时间。
  • 潜夫:隐士,这里指诗人自己。
  • 山河影:指月亮映照下的山河景象。
  • 霜雪图:指月光下的雪景,如同画中的景象。
  • 秉烛:手持蜡烛。
  • 搔首:抓头,形容思索或焦急的样子。

翻译

面对着月亮已经过了十二个夜晚,举杯饮酒时,身影并不孤单。 月亮沿着它的轨迹运行,月宫中的兔子也在其中,我这个隐士伴随着时间的流逝, 地面转动,映照出山河的影子,天空移动,展现出霜雪的画卷。 我放下帘子,仍然手持蜡烛,思索着,直到二更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连续十二夜对月独酌的情景,通过月亮、时间与自然景象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金枢涵顾兔”与“圭窦伴潜夫”巧妙地将神话传说与个人情感结合,展现了诗人的超然与孤独。结尾的“搔首二更初”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思索。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