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院试士二首

· 黄佐
冀产多龙骥,荆山饶奇璞。 永怀和氏愆,愿骋孙阳目。 拥衾盘礴裸,秉心向明烛。 朝餐青玉案,暮御流黄幄。 衣缊甘食萍,于焉愧珍谷。 谁令钩棘习,回漓见熙穆。 伟矣欧阳子,千秋仰乔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骥(lóng jì):指骏马,比喻英才。
  • 荆山:山名,传说中产玉之地。
  • 奇璞(qí pú):指未经雕琢的玉石,比喻有潜质的人才。
  • 和氏愆(hé shì qiān):指和氏璧的典故,比喻珍贵的人才被埋没。
  • 孙阳: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比喻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 盘礴(pán bó):形容坐姿随意,不拘小节。
  • :裸露,这里指不加修饰。
  • 青玉案:指用青玉制成的案几,比喻高雅的饮食。
  • 流黄幄(liú huáng wò):指用黄色丝绸制成的帐篷,比喻豪华的居所。
  • 衣缊(yī yùn):穿着破旧的衣服。
  • 食萍(shí píng):吃浮萍,比喻生活简朴。
  • 钩棘:比喻繁琐的文辞或学问。
  • 回漓:回归淳朴。
  • 熙穆(xī mù):和谐美好。
  • 欧阳子: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 乔岳:高大的山岳,比喻伟大的形象。

翻译

冀地出产许多骏马,荆山蕴藏着奇异的玉石。 我永远怀念和氏璧的典故,希望有孙阳那样的眼光去发现人才。 我随意地坐着,内心向着明亮的烛光。 早晨在青玉案上用餐,晚上住在流黄幄中。 穿着破旧的衣服,吃着简单的食物,我因此感到愧对珍贵的谷物。 是谁让繁琐的学问流行,使我们回归到和谐美好的状态。 欧阳修的伟大形象,千秋万代令人敬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珍视和对繁琐学问的反思。诗中,“龙骥”和“奇璞”比喻有潜质的人才,而“和氏愆”和“孙阳目”则体现了对人才被埋没的遗憾和对发现人才的渴望。后文通过对简朴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繁琐学问的批评,并赞美了欧阳修的伟大形象,体现了对淳朴和谐的向往。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