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扶东侄归粤

澬水龙山岁月赊,三看梅萼绽寒衙。 离情忽逐飞鸿翥,望眼其如岭树遮。 归去竹林穿霭暖,閒来苔径踏云斜。 涧边鸥鸟应怀我,何日寻盟作主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澬水(zī shuǐ):指澬江,在今湖南省境内。
  • 龙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湖南某地的山。
  • (shē):遥远。
  • 梅萼(méi è):梅花的花萼,此处指梅花。
  • (zhàn):开放。
  • 寒衙:寒冷的官署。
  • 飞鸿(fēi hóng):飞翔的大雁。
  • (zhù):飞翔。
  • 望眼:远望的目光。
  • 岭树:山岭上的树木。
  • 竹林:竹子丛生的地方。
  • (ǎi):轻雾。
  • 苔径:长满青苔的小路。
  • 踏云:形容行走于高处,仿佛踩在云上。
  • 涧边(jiàn biān):山涧旁边。
  • 鸥鸟(ōu niǎo):海鸥。
  • 怀我:思念我。
  • 寻盟:寻找旧日的盟约或朋友。
  • 作主家:成为主人,指回到故乡或常去的地方。

翻译

在澬水与龙山之间,岁月悠悠,我已三次看到梅花在寒冷的官署中绽放。离别的情感突然随着飞翔的大雁远去,我的目光却被山岭上的树木遮挡,无法远望。你归去时,将穿过温暖的竹林和轻雾,闲暇时,你会在长满青苔的小路上行走,仿佛踏在云端。山涧边的海鸥应该也在思念我,不知何时我能回到那里,与它们重续旧日的盟约,成为那里的主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侄子归乡的深情别离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诗中,“澬水龙山”与“梅萼绽寒衙”共同营造了一种遥远而寒冷的氛围,而“离情忽逐飞鸿翥”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后两句通过对归途景色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侄子旅途的关怀与祝福。结尾处,诗人以涧边鸥鸟的思念自喻,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深切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