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二首

· 黄佐
不见红衣映绿苔,夜长疑有鹭飞来。 蕊珠宫冷香云湿,鱼藻池深素锦开。 太乙驭风摇翠楫,飞琼乘月出瑶台。 露华似慰相如渴,分得金茎满玉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红衣:指红色的莲花。
  • 绿苔:绿色的苔藓。
  • 蕊珠宫:传说中的仙宫,这里比喻莲花的美丽。
  • 香云湿:形容莲花香气浓郁,如同湿润的云雾。
  • 鱼藻池:指莲花池。
  • 素锦开:比喻莲花洁白如锦。
  • 太乙:道教中的神仙。
  • 驭风:驾驭风。
  • 翠楫:翠绿色的船桨。
  • 飞琼:仙女的名字,这里指仙女。
  • 瑶台:神仙居住的地方。
  • 露华:露水。
  • 相如渴:比喻渴望得到某种东西。
  • 金茎:金色的花茎。
  • 玉杯:玉制的酒杯。

翻译

不见红色的莲花映衬着绿色的苔藓,夜深了,我怀疑有鹭鸟飞来。 莲花如同仙宫中的花朵,香气浓郁如湿润的云雾,莲花池深邃,洁白如锦的莲花盛开。 太乙神仙驾驭着风,摇动翠绿的船桨,仙女飞琼乘着月光从瑶台出来。 露水似乎在安慰我如相如般的渴望,分给我金色的花茎,装满了玉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夜晚莲花池的幽静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元素,赋予了莲花以超凡脱俗的美感。诗中“红衣”、“绿苔”、“蕊珠宫”等词语,构建了一个色彩鲜明、意境深远的画面。后半部分引入神仙和仙女的形象,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神秘和梦幻。最后,以露水和金茎玉杯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珍视。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