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庭春恨和潘源鲁

· 黄佐
东风庭院雨丝丝,姜被寒生梦后悲。 浅绿正添鸿雁沼,轻红初上鹡鸰枝。 流年未觉音尘尽,往事空诒肺腑知。 断送一番吟鬓白,可怜荆树似秋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荆庭:荆棘丛生的庭院,比喻环境艰苦。
  • 姜被:姜太公的被子,比喻简陋的生活条件。
  • 鸿雁沼:鸿雁栖息的沼泽,这里指春天来临,鸿雁归来。
  • 鹡鸰枝:鹡鸰鸟栖息的树枝,也指春天的景象。
  • 流年:流逝的时光。
  • 音尘:消息,音讯。
  • (yí):遗留,留下。
  • 肺腑知:内心深处的感受。
  • 断送:消磨,耗费。
  • 吟鬓白:因吟咏而使鬓发变白,形容诗人的忧愁和辛劳。
  • 荆树:荆棘丛生的树,比喻艰难的环境。

翻译

春风吹拂着荆棘丛生的庭院,细雨丝丝,我在简陋的被窝中感到寒冷,梦中醒来更觉悲伤。浅绿的新芽正逐渐填满鸿雁归来的沼泽,轻红的花朵初次开放在鹡鸰鸟栖息的树枝上。流逝的时光似乎并未带走所有的消息,往事留下的感受深深印在心底。一番吟咏耗费了我的青春,可怜那荆棘丛生的树,仿佛也像秋天一样萧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荆棘庭院中的景象,通过“东风”、“雨丝”、“浅绿”、“轻红”等自然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然而,诗人的内心却是孤独和悲伤的,他感受到的不仅是春天的寒冷,还有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流逝时光的无奈。诗中的“姜被寒生梦后悲”和“断送一番吟鬓白”深刻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辛劳,而“可怜荆树似秋时”则以荆棘树的萧瑟来象征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