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毛尚书致仕归姑苏留别次韵

· 黄佐
笑别鹓行问鹤田,归来林壑故依然。 月明震泽秋应早,柳映阊门地亦偏。 黄阁未曾登扈圣,青山相对更怀贤。 东曹此日情何限,目断冥鸿在远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鹓行(yuān háng):指朝官的行列。
  • 鹤田:指隐居的地方。
  • 震泽:古代对太湖的称呼。
  • 阊门:苏州古城的西门,通往虎丘方向。
  • 黄阁:指中书省,古代宰相办公的地方。
  • 扈圣:指随从皇帝。
  • 东曹:古代官署名,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官署。
  • 冥鸿:指高飞的鸿雁,比喻远大的志向或高远的目标。

翻译

笑着告别朝官的行列,询问隐居之地,归来时林壑依旧如故。 月光下的震泽,秋天应该来得早,柳树映衬着阊门,地方也显得偏僻。 未曾登上宰相办公的黄阁,与皇帝同行,面对青山,更加怀念贤人。 此时在东曹的心情无限,目光所及,高飞的鸿雁在遥远的天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告别官场,回归自然的情景。诗中“笑别鹓行问鹤田”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淡然态度,又透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后文通过对震泽、阊门的描绘,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渴望。结尾的“目断冥鸿在远天”则寄寓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无限遐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精神风貌。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