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志二十首

· 黄佐
轻车驾羸马,悠悠遵逵路。 东指泰山岑,苍然翳云雾。 愧无鲁阳力,何由照诚素。 徘徊彭城下,闻有桓魋墓。 朽骨灰已久,石椁安能固。 但见榛莽间,纵横走狐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轻车驾羸马:驾着瘦弱的马匹拉着的车。
  • 遵逵路:沿着大路。
  • 泰山岑:泰山的山峰。
  • 翳云雾:被云雾遮蔽。
  • 鲁阳力:指鲁阳挥戈退日的传说,比喻力量巨大。
  • 诚素:真诚的心意。
  • 彭城:地名,今江苏徐州。
  • 桓魋墓:人名,春秋时期的人物,此处指其墓地。
  • 石椁:石制的棺材。
  • 榛莽:杂乱的草木。
  • 纵横走狐兔:形容荒凉,只有狐狸和兔子在其中穿梭。

翻译

驾着瘦弱的马匹,缓缓地沿着大路前行。向东望去,泰山的山峰被苍茫的云雾所遮蔽。我惭愧没有鲁阳那样的力量,如何能够照亮我真诚的心意。在彭城之下徘徊,听说那里有桓魋的墓地。那里的朽骨早已化为灰烬,石制的棺材又怎能坚固。只见杂草丛生的地方,狐狸和兔子在其中自由穿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旅途中的景象,通过驾着羸马缓缓前行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诗中提到的泰山、云雾、桓魋墓等元素,增添了诗的历史厚重感和哲理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真诚心意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洞察。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