缁尘

· 黄佐
缁尘休问旧貂裘,十月轻衫试薄游。 春事只看芳草变,清尊聊尽白云求。 雪车冰柱燕山路,枫叶芦花楚水舟。 偶忆少年成独笑,夜调玄鹤上丹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缁尘(zī chén):黑色的尘土,比喻世俗的污垢。
  • 貂裘(diāo qiú):用貂皮制成的袍子,常指贵重的衣物。
  • 轻衫:薄衣。
  • 芳草变:指春天的花草随着季节变化,也隐喻人事的变迁。
  • 清尊:清酒。
  • 白云求:寻求高远的志向或理想。
  • 雪车冰柱:形容北方严寒的景象。
  • 枫叶芦花:秋天的景象,枫叶红、芦花白。
  • 楚水舟:楚地的水上舟行,楚水指长江中游一带的水域。
  • 玄鹤:黑色的鹤,常被视为祥瑞之鸟。
  • 丹丘: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翻译

不必再问那沾满世俗尘埃的旧貂裘,十月里我穿着轻薄的衣衫尝试着出游。 春天的景象只需看那芳草如何随着季节变化,清酒中我寻求着高远的理想。 北方的路上是雪车和冰柱的严寒景象,而楚水上的舟行则是枫叶与芦花的秋色。 偶然回忆起年少时的往事,独自发笑,夜晚我调教玄鹤飞向那神仙居住的丹丘。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世俗与自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年少时光的怀念。诗中“缁尘休问旧貂裘”一句,即表明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而“轻衫试薄游”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后文通过对春天芳草、清酒白云、北方严寒与楚水秋色的描绘,进一步以自然之美来对比世俗之尘。结尾的“夜调玄鹤上丹丘”则寄托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年少梦想的追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