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七夕二首

· 黄佐
开尊当巧夕,步屧过寒塘。 石径犹迂曲,天衢更渺茫。 噞喁摇密藻,熠耀照疏篁。 脉脉明河上,何人见报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开尊:举杯。
  • 巧夕:即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 步屧:行走时穿着的木屐。
  • 寒塘:寒冷的池塘。
  • 迂曲:曲折。
  • 天衢:天空,比喻高远无阻。
  • 渺茫:模糊不清,难以预测。
  • 噞喁(yǎn yóng):鱼在水面张口呼吸的样子。
  • 密藻:茂密的水草。
  • 熠耀:闪烁的光芒。
  • 疏篁:稀疏的竹林。
  • 脉脉:含情而视的样子。
  • 明河:银河。
  • 报章:回信,这里指牛郎织女的传说中,他们相会时的交流。

翻译

举杯庆祝七夕佳节,穿着木屐走过寒冷的池塘。 石径曲折蜿蜒,天空高远而模糊。 鱼儿在茂密的水草中张口呼吸,光芒在稀疏的竹林中闪烁。 含情脉脉地凝视着银河之上,有谁能够见证他们的交流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七夕之夜的静谧与神秘。诗人通过“开尊”、“步屧”等动作,展现了节日的庆祝氛围;而“石径迂曲”、“天衢渺茫”则勾勒出一幅幽远而神秘的夜景。诗中“噞喁摇密藻”、“熠耀照疏篁”生动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动态美,而结尾的“脉脉明河上,何人见报章”则巧妙融入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增添了诗意与遐想。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