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祀次韵刘侍御见寄

· 黄佐
园陵报祀开秋序,骢马追趋出帝城。 四塞云山随远近,二仪风雨自阴晴。 金支掩映蛟龙色,玉殿苍凉燕雀声。 怅望轩辕弓剑在,青霄沾洒不胜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陵祀:古代对祖先陵墓的祭祀。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顺序作诗。
  • 刘侍御:姓刘的侍御史,古代官职名。
  • 园陵:帝王的陵墓。
  • 报祀:进行祭祀以报告祖先。
  • 秋序:秋天的季节。
  • 骢马:青白色的马,古代常用于官员的坐骑。
  • 追趋:追随,跟随。
  • 帝城:京城,皇帝居住的城市。
  • 四塞:四周的边塞,指边疆地区。
  • 二仪:指天地。
  • 金支:金制的枝条,此处形容华丽。
  • 蛟龙色:形容颜色华丽,有如蛟龙。
  • 玉殿:华丽的宫殿。
  • 苍凉:凄凉,寂寞。
  • 燕雀声:小鸟的叫声,此处象征平凡。
  • 怅望:失落地望着。
  • 轩辕:古代帝王黄帝的名字,此处指黄帝的陵墓。
  • 弓剑:古代兵器,此处象征武力或英雄。
  • 青霄:天空。
  • 沾洒:泪水沾湿。
  • 不胜情:无法抑制的情感。

翻译

在秋天这个季节,我们前往帝王的陵墓进行祭祀,我骑着青白色的马追随队伍出了京城。四周的边塞云山随着远近而变化,天地的风雨自然地决定了阴晴。金制的枝条在阳光下闪耀着华丽的光彩,宛如蛟龙的颜色;而华丽的宫殿里却是一片凄凉,只有燕雀的叫声。我失落地望着黄帝的陵墓,那里的弓剑依旧,但天空中的泪水却无法抑制,我的情感难以平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祭祀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宫殿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凄凉的感慨。诗中“金支掩映蛟龙色”与“玉殿苍凉燕雀声”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结尾的“怅望轩辕弓剑在,青霄沾洒不胜情”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时代的缅怀和对现实的无尽哀思。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