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祀斋居大兴隆寺与懋贤举之绳武三太史同赋二首得旗字
大驾迎天早练时,端门灯起禁钟迟。
春回御气通黄道,夜静神飙闪翠旗。
龙骑肃分千陛戟,鹤群寒并一禅枝。
泰坛却忆追趋地,云捧珠宫月满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郊祀:古代在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
- 斋居:在祭祀或典礼前清心洁身,以示庄敬。
- 大兴隆寺:寺名,具体位置不详。
- 懋贤、举之、绳武:人名,可能是当时的文人或官员。
- 太史:古代官名,掌管天文历法等。
- 端门:宫城的正门。
- 禁钟:宫中报时的钟声。
- 御气:天子的气象。
- 黄道:天球上黄道两侧各八度以内的部分,古时认为是太阳的运行轨道。
- 神飙:神风,指风。
- 翠旗:用翠羽装饰的旗子,古代仪仗之一。
- 龙骑:天子的骑兵。
- 千陛:众多的台阶,指宫殿的台阶。
- 鹤群:鹤的群体,常用来象征长寿或吉祥。
- 禅枝:寺院中的树枝。
- 泰坛:古代祭天的高台。
- 追趋:追随奔走。
- 珠宫:指华丽的宫殿。
- 墀:台阶上的空地,也指台阶。
翻译
皇帝迎接天命的仪式早早开始,此时端门灯火辉煌,宫中的钟声缓缓响起。春意渐浓,天子的气象与黄道相通,夜深人静,神风轻拂,翠旗闪烁。龙骑肃穆地分布在千层台阶之上,鹤群在寒冷中与寺院的树枝并立。回想起在泰坛追随天子的场景,云雾缭绕的华丽宫殿,月光洒满台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皇帝郊祀的盛大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皇家仪式的庄严与神秘。诗中“春回御气通黄道”一句,既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又暗含了天子与天地相通的意象。而“夜静神飙闪翠旗”则进一步以静谧的夜晚和闪烁的翠旗,营造出一种神圣而肃穆的氛围。结尾处回忆泰坛的场景,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月光皎洁、宫殿华丽的梦幻世界,体现了诗人对皇家仪式的深刻体验和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