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燉煌(dùn huáng):即敦煌,位于今甘肃省西部,古时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
- 角声:古代军中用以传信号的号角声。
- 吹彻:吹遍,吹到每一个角落。
- 胡云:指边疆地区的云。
- 秦霞:指秦地的霞光,秦地即今陕西一带。
- 白雁:一种候鸟,常在秋天南飞,象征秋天的到来。
- 紫塞:指长城,因其颜色呈紫色,故称。
- 皂雕:黑色的雕,一种猛禽。
- 黄沙:沙漠中的沙子,这里指边疆的荒凉景象。
- 汉使:汉朝的使者。
- 牧羊旌节:指汉使持旌节在边疆牧羊,旌节是古代使者所持的信物。
- 阏氐(yān dī):古代匈奴的皇后或公主。
- 上马琵琶:指阏氐骑在马上弹奏琵琶,琵琶是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
- 云阙:指天宫,这里比喻遥远的家乡或理想之地。
- 泪满天涯:形容极度悲伤,泪水流遍天涯。
翻译
号角声在边疆吹遍了梅花,边疆的云朵遥遥连接着秦地的霞光。 白雁在秋风中飞过长城,黑雕在落日下翱翔于黄沙之上。 汉朝的使者手持旌节在边疆牧羊,匈奴的皇后骑在马上弹奏琵琶。 梦中我仿佛回到了云端的天宫,醒来时却发现泪水已遍布天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的荒凉景象和深沉的思乡之情。通过“角声吹彻梅花”、“白雁西风紫塞”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边疆的辽阔与凄凉。诗中“汉使牧羊旌节,阏氐上马琵琶”一句,既展现了边疆的历史背景,又增添了文化的厚重感。结尾的“梦里身回云阙,觉来泪满天涯”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回归的悲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
杨慎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宣威苗将军贬官后重经故宅 》 —— [ 宋 ] 徐铉
- 《 七十初度漫赋二十六韵 》 —— [ 明 ] 王稚登
- 《 赋得边城雪送行人胡敬使灵武 》 —— [ 明 ] 王称
- 《 岁暮赠新安吴用卿 》 —— [ 明 ] 王维俭
- 《 同马参戎游鸣沙山月牙泉歌 》 —— [ 清 ] 苏履吉
- 《 燉煌太守后庭歌 》 —— [ 唐 ] 岑参
- 《 敦煌曲 》 —— [ 明 ] 曾棨
- 《 洪武癸亥以公事出会宁北境二首 》 —— [ 明 ] 郑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