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马侍郎南宝故宅

· 黄瑜
万里风尘染赭黄,遥从炎海望钱塘。 鸦啼晓日樵苏集,花笑春风辇路荒。 鄂国有灵馀草木,思陵无策失苞桑。 龙沙北望成今古,犹有人传马侍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赭黄:古代皇帝所穿的龙袍颜色,此处指代皇帝。
  • 炎海:指南方炎热之地。
  • 钱塘:今杭州,古时为繁华之地。
  • 樵苏:打柴割草,泛指平民生活。
  • 辇路:皇帝车驾所经之路。
  • 鄂国:指鄂州,今湖北一带。
  • 思陵:指宋高宗赵构的陵墓,此处代指宋朝。
  • 苞桑:比喻根基稳固。
  • 龙沙:指北方边远地区。

翻译

万里风尘中,皇帝的龙袍已被染成赭黄色,远远地从炎热的南方望向繁华的钱塘。乌鸦在晨曦中啼叫,樵夫和苏醒的村庄聚集在一起,花朵在春风中微笑,但皇帝的车道已荒废。鄂州的土地上,即使英雄的魂灵仍在,草木依旧,而宋朝却因无策而失去了稳固的根基。向北望去,龙沙之地已成为古今的交汇点,还有人传说着马侍郎的故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风尘中的皇帝、南方的炎热、繁华的钱塘以及荒废的辇路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鸦啼晓日樵苏集,花笑春风辇路荒”一句,以对比手法展现了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的景象,抒发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衰败的哀叹。末句“犹有人传马侍郎”则透露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以及对历史长河中个人命运的沉思。

黄瑜

黄瑜

明广东香山人,字廷美。景泰间以乡荐入太学,上六事不报。知长乐县。未几归老,植槐构亭,吟啸其间,自称双槐老人。有《双槐岁钞》,记载国事。孙佐得吴元年以来案犊,乃足而成之。 ► 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