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吕梁洪

砥柱能东障,洪梁遏上流。 一宵风雨至,万顷水云浮。 野树全低岸,人家半在洲。 所嗟多荡折,禾黍已无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砥柱:比喻能担当重任、支撑危局的人或力量。
  • 东障:向东阻挡。
  • 洪梁:大梁,这里指大坝或桥梁。
  • :阻止。
  • 上流:河流的上游。
  • 万顷:形容面积广大。
  • 水云浮:水面上云雾缭绕。
  • 荡折:指水灾造成的破坏。
  • 禾黍:泛指庄稼。
  • 无秋:没有收成。

翻译

像砥柱一样能东向阻挡,大坝或桥梁遏制了河流的上游。一夜之间风雨来临,万顷水面上升起了云雾。岸边的树木都低垂着,人们有一半居住在洲上。我所叹息的是,水灾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庄稼已经没有收成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水灾泛滥的景象。通过“砥柱”、“洪梁”等意象,展现了人类力量与自然灾害的对抗。诗中“万顷水云浮”一句,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水灾的广阔影响。结尾的“禾黍已无秋”则深刻反映了水灾对农业生产的破坏,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困境的深切同情。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