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元夕次韵二首

· 黄淮
暖翠香风蔼玉京,鳌峰高与五云平。 九重鸾驭从天下,万朵金莲彻夜明。 龙德当阳开泰运,恩波如海洽群生。 祥光一道星垣里,照见黄河彻底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庚子元夕:指庚子年(1420年)的元宵节。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作诗。
  • 黄淮:明代诗人。
  • 暖翠香风:形容春天的气息,温暖而带有花香。
  • 蔼玉京: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如同玉京(仙境)一般。
  • 鳌峰:神话中的山峰,比喻高耸的山峰。
  • 五云:五彩的云,常用来形容吉祥的征兆。
  • 九重鸾驭:指皇帝的御驾,九重天上的神鸟鸾凤所驾驭。
  • 金莲:指元宵节时点燃的莲花灯。
  • 龙德当阳:比喻皇帝的德行如同阳光普照。
  • 开泰运:开启吉祥的运势。
  • 恩波如海:比喻皇帝的恩泽广大无边。
  • 洽群生:惠及所有生灵。
  • 祥光一道:吉祥的光芒。
  • 星垣:星宿的宫殿,这里指天宫。
  • 黄河彻底清:比喻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和谐。

翻译

春天的气息温暖而芬芳,天空中的云彩如同仙境一般,高耸的山峰似乎与五彩的云彩齐平。皇帝的御驾从天而降,元宵节夜晚的莲花灯彻夜明亮。皇帝的德行如同阳光普照,开启了吉祥的运势,恩泽广大无边,惠及所有生灵。一道吉祥的光芒在天宫中闪耀,照见黄河水清澈见底,象征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和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庚子年元宵节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节日的喜庆和国家的繁荣。诗中“暖翠香风”、“鳌峰高与五云平”等词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天象的壮观。后半部分则通过“龙德当阳”、“恩波如海”等表达,赞美了皇帝的德政和国家的昌盛。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美好时代的颂扬。

黄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谮,系诏狱十年。洪熙初复官,寻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等同掌内制。官终户部尚书。性明果,达于治体,善谳疑狱。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 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