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鼓吹曲四首关塞曲

· 黄佐
伊洛亘衿卫,沃野开豫疆。 分茅席英彦,信多筹策良。 抚翼希天池,抗志咏甘棠。 控绁兰皋侧,弭盖椒丘阳。 夙夜无茕嫠,闾阎交相庆。 输国有程度,启处安可遑。 露冕入燕冀,飞鹢浮河漳。 扶宫罗绣户,京室何煌煌。 引领三叹息,牵牛空服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gèn):横贯,贯穿。
  • 衿卫:指衣襟和衣袖,比喻边界。
  • 筹策:计划,策略。
  • 抚翼:轻轻拍打翅膀,比喻准备行动。
  • 抗志:坚持高尚的志向。
  • 弭盖:收起车盖,指停车。
  • 椒丘:长满椒树的小山。
  • 茕嫠 (qióng lí):孤独无依。
  • 闾阎:泛指民间。
  • 露冕:指官员出行时不戴帽子,以示谦逊。
  • 飞鹢: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飞的水鸟,这里可能指船只。
  • 扶宫:扶持宫廷,指在朝廷中任职。
  • 引领:伸长脖子,形容期待或渴望。
  • 牵牛:指牵牛星,这里比喻勤劳而不得休息。

翻译

伊洛河流贯穿衣襟和衣袖般的边界,肥沃的土地开辟了豫州的疆域。 分封土地给英勇的贤士,他们确实拥有良好的计划和策略。 准备在天池展翅高飞,坚持高尚的志向吟咏甘棠之歌。 在兰草丛生的河岸边控制马缰,在椒树覆盖的小山阳面停车。 日夜不停,没有孤独无依的人,民间相互庆祝。 国家税收有固定的标准,生活安定,怎能不忙碌。 不戴帽子进入燕冀之地,船只漂浮在河漳之上。 在朝廷中任职,朝廷的门户绣着美丽的图案,京城多么辉煌。 伸长脖子,三次叹息,牵牛星空自劳作,无人欣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的边疆景象和朝廷生活,通过“伊洛亘衿卫”和“扶宫罗绣户”等词句,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京城的繁华。诗中“抚翼希天池,抗志咏甘棠”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志向的追求和对国家安宁的期望。结尾的“引领三叹息,牵牛空服箱”则透露出诗人对勤劳却不得赏识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