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罗浮作

· 黄佐
银殿瑶池尽列仙,良常西入耀真天。 霞随葛令飘青玉,雨为麻姑洒白莲。 符竹萧萧桃洞月,星松袅袅石楼烟。 苍龙溪上山卿梦,又度清宁二百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银殿瑶池:指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华丽宫殿和池塘。
  • 良常:美好的常态。
  • 耀真天:光辉照耀的天空。
  • 葛令:指葛洪,东晋时期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
  • 麻姑:道教中的女神,传说中的仙女。
  • 符竹:道教中用于符咒的竹简。
  • 星松:指松树,因其常青不凋,被比喻为星辰。
  • 石楼:指山中的石制建筑,常用于道教修炼之地。
  • 苍龙溪:溪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溪流。
  • 山卿:山中的隐士或高人。
  • 清宁:指清静安宁的状态。

翻译

银色的宫殿和瑶池中尽是神仙,美好的常态向西延伸至光辉照耀的天空。 霞光随着葛洪飘向青玉般的天空,雨水为麻姑洒在白莲花上。 桃洞中的月光映照着符竹,石楼上的烟雾中松树轻轻摇曳。 在苍龙溪边的山上,隐士的梦境中,又度过了清静安宁的二百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仙境,通过银殿瑶池、霞光雨水等意象,展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诗中提到的葛令、麻姑等道教人物,增添了神秘色彩。符竹、星松等自然元素与道教修炼场所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最后,通过山卿梦和清宁的二百年,表达了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安宁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黄佐对于道教仙境的独特理解和诗意表达。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