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水东闵太史年兄督学三晋

新捧天书出未央,遥占宪节度河梁。 文章自昔推班史,时俗于今说晋阳。 秋宇暂将金作斧,春风依旧玉为堂。 及门俱是攀龙客,试看乘云入帝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书:指皇帝的诏书或重要的文书。
  • 宪节:古代官员出使时所持的符节,象征权威。
  • 河梁:桥梁,这里指黄河上的桥梁,象征跨越困难。
  • 班史:指班固所著的《汉书》,这里泛指优秀的历史著作。
  • 晋阳:古代地名,今山西太原,这里指代山西地区。
  • 金作斧:比喻权力或权威。
  • 玉为堂:比喻高贵或尊贵的场所。
  • 攀龙客:比喻追随有权势者的人。
  • 帝乡:皇帝的居所,指京城或朝廷。

翻译

新近接到了皇帝的诏书,从皇宫出发,远望手持宪节,准备跨越黄河桥梁。 自古以来,文章的卓越一直推崇班固的《汉书》,而现今的时俗则谈论着晋阳。 秋天暂时以金斧象征权威,春风则依旧吹拂着玉堂的尊贵。 门下都是追随权势的人,试看他们乘云进入皇帝的居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官员接到皇帝诏书,准备前往山西督学的情景。诗中通过“天书”、“宪节”等词语,展现了官员的权威与使命。同时,通过对比“班史”与“晋阳”,反映了历史的厚重与时下的风俗。最后,以“金作斧”、“玉为堂”等意象,强调了官员的高贵身份和门下人的追随,预示着他们将进入朝廷,参与国家大事。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官员前程的美好祝愿。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