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瑶台石

· 黄佐
磊磊瑶池畔,亭亭宝积西。 孤根通碧落,彩色化虹霓。 飘泊怜湘燕,沉冥笑蜀犀。 台前看不厌,坐见玉绳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磊磊:形容石头堆积的样子。
  •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的仙境。
  •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
  • 宝积:指宝积山,传说中的仙山。
  • 碧落:天空。
  • 虹霓:彩虹。
  • 飘泊:漂浮不定。
  • 湘燕:湘江的燕子,这里可能指燕子在湘江上空飞翔的景象。
  • 沉冥:深沉幽暗。
  • 蜀犀:蜀地的犀牛,这里可能指犀牛的深沉和笨重。
  • 玉绳:指天上的星象,常用来比喻天空的景象。

翻译

堆积如山的瑶池旁,高耸的宝积山西侧。 孤立的根基直达碧蓝的天空,色彩变化如彩虹。 漂浮不定的湘江燕子令人怜爱,深沉的蜀地犀牛引人发笑。 台前的美景看不厌,坐在这里可以看到天边的星象低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通过瑶池、宝积山、碧落、虹霓等意象,展现了超凡脱俗的美感。诗中“飘泊怜湘燕,沉冥笑蜀犀”一句,通过对湘燕和蜀犀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和对沉重现实的嘲讽。结尾的“台前看不厌,坐见玉绳低”则进一步以天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广阔,增添了诗的哲理意味。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