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行赠李石叠

· 杨爵
忆昔相别兰若里,而今咫尺如千里。 叹我老作放逐臣,喜君又为苍生起。 我思古人获我心,忧国忧民结念深。 未说江湖与廊庙,恻恻尽是此胸襟。 何以示之有周道,知君不愧此怀抱。 化理从教险地敷,调元应得丝纶早。 昔闻阙辅试萧翁,今见中州借寇老。 拜手天庭出帝畿,燕街草色映旌旗。 想象郊堤多杨柳,为君无由折此枝。 到处争迎旧宪使,春雨秋霜遍远迩。 吁嗟吾民正倒悬,愿君此去爱如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若(lán rě):寺庙。
  • 咫尺(zhǐ chǐ):形容距离很近。
  • 放逐臣:被贬谪的官员。
  • 苍生:指百姓。
  • 江湖:指民间。
  • 廊庙:指朝廷。
  • 恻恻:形容心中忧虑。
  • 周道:周朝的治国之道。
  • 调元:调和元气,指治理国家。
  • 丝纶:指皇帝的诏令。
  • 阙辅:指朝廷的重臣。
  • 萧翁:指萧何,汉初名臣。
  • 寇老:指寇准,北宋名臣。
  • 天庭:指朝廷。
  • 帝畿(jī):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 燕街:指京城的街道。
  • 旌旗:旗帜。
  • 旧宪使:指前任的监察官员。
  • 春雨秋霜:比喻官员的恩泽和威严。
  • 倒悬:比喻处境极其困苦。

翻译

回忆起我们在寺庙分别的情景,如今虽然近在咫尺,却感觉如同千里之遥。我感叹自己老来被贬谪,而你却喜得重用,为民服务。我思念古人,他们的忧国忧民之情深得我心。不论是江湖还是朝廷,我的心中充满了忧虑。我以此来表达对你的期望,知道你不愧有这样的抱负。希望你能在艰难的环境中推行好的治理,早日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

过去听说朝廷试用了像萧何这样的重臣,现在看到中州地区借重了像寇准这样的老臣。你在朝廷中受到尊敬,京城的街道上草色映衬着你的旗帜。想象着郊外的堤岸上有很多杨柳,但我无法为你折下一枝。无论你走到哪里,人们都争相迎接你这位前任的监察官员,你的恩泽和威严遍布远近。唉,我们的百姓正处于极度的困苦之中,希望你此去能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他们。

赏析

这首诗是杨爵赠给李石叠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民生的深切关怀。诗中,杨爵以自己的贬谪与李石叠的升迁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友人能够为民服务的喜悦。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古人忧国忧民精神的敬仰,并以此激励友人。诗的最后,杨爵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溢于言表,希望他能够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百姓,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民本思想。

杨爵

明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 4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