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澹轩图

前村梅花如玉削,后村皑皑雪飘礡。 背月隐隐出云端,不照欢喜照寂寞。 此时百草已无芳,此景幽然凝望暯。 绝胜王郎泛虚舟,夜色空濛满溪壑。 几度暗香四碧寒,不厌网衣虚锦㜰。 微醺击缶当丝簧,茅竹何曾涂舟艧。 市道不交苔径深,寂无肉食有藜藿。 幽人贞吉万虑消,直比雪洲春水落。 雪洲春水味且甘,流到于今味更薄。 少味方是还天和,一勺真可洗炎熇。 豪华踪迹今何在,年年月照梅花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皑皑(ái ái):形容雪白的样子。
  • 礡(bó):形容雪飘落的样子。
  • 暯(mù):日落时的余光。
  • 虚舟:空船,比喻心境空明。
  • 网衣:指渔网,这里比喻捕捉不到的虚幻之物。
  • 锦㜰(jǐn jué):华美的衣裳。
  • 缶(fǒu):古代的一种瓦器,这里指敲击发声。
  • 丝簧:指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 舟艧(zhōu huò):装饰华丽的船。
  • 藜藿(lí huò):指粗劣的食物。
  • 炎熇(yán hè):炎热的气息。

翻译

前村的梅花洁白如玉,后村则是皑皑白雪飘落。 背对着月亮,云端隐约可见,不愿照亮喜悦,却照亮了寂寞。 此时百草已无芳香,此景幽静,凝望日落余晖。 远胜王郎泛舟于虚空之中,夜色朦胧,满布溪谷。 几度暗香四溢,四周寒冷,不厌其烦地捕捉虚幻之物,华服空有其表。 微醺中敲击瓦器,当作丝竹之乐,茅竹之船何曾涂饰华丽。 市井之道不再交织,苔藓深径,寂静无肉食,只有粗劣的食物。 幽居之人贞洁吉祥,万虑消散,直比雪洲春水落。 雪洲春水味道且甘,流到如今味道更淡。 少味方是回归自然和谐,一勺真可洗去炎热之气。 豪华的踪迹今何在,年年月照梅花萼。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冬日乡村图景,通过对比前村的梅花与后村的雪,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寂寞心境的体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梅花如玉削”、“皑皑雪飘礡”等,生动地描绘了冬日的景象。后文通过对虚舟、网衣、缶等物品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