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学士华鸿山之任留都

北平飞晓旆,南国动奎文。 春入晋陵树,天开淮甸云。 玉堂初带印,金马暂离群。 赋拟杨雄似,还来献圣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pèi):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泛指旌旗。
  • 奎文:指帝王的手迹。
  • 晋陵:古地名,今江苏常州。
  • 淮甸:淮河流域。
  • 玉堂:古代官署名,这里指翰林院。
  • 带印:指担任官职。
  • 金马:指金马门,汉代宫门名,因门旁有铜马,故名。后用以指代朝廷或京城。
  • 离群:离开群体。
  • 杨雄: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 献圣君:向皇帝献上诗文。

翻译

北平的早晨飘扬着旌旗,南国因学士的到来而显得文采斐然。 春天的气息渗透了晋陵的树木,天空中展开了淮河流域的云彩。 在翰林院刚刚挂上官印,现在暂时离开京城的群体。 你的赋文风格与杨雄相似,归来后定会向圣明的君主献上佳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学士华鸿山前往留都的情景,通过“北平飞晓旆,南国动奎文”展现了学士的威仪和文采。诗中“春入晋陵树,天开淮甸云”以春天的生机盎然和天空的辽阔来象征学士的远大前程。后两句“玉堂初带印,金马暂离群”和“赋拟杨雄似,还来献圣君”则表达了学士的官职荣耀和文学才华,预示其未来必将有所作为,向皇帝献上佳作。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开阔,表达了对学士的赞美和期望。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