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

江东多果实,橄榄称珍奇。 北人将就酒,食之先颦眉。 皮核苦且涩,历口复弃遗。 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词。 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 世乱思其言,噬脐焉能追。 寄语采诗者,无轻橄榄诗。
拼音

所属合集

#蘋果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王禹偁(chēng):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
  • 颦(pín)眉:皱眉头。
  • 饴(yí):用麦芽制成的糖浆,糖稀。
  • 噬(shì)脐:比喻后悔不及。

翻译

江东有很多果实,橄榄可称为珍贵奇异。北方人拿它来就酒,吃的时候先皱起眉头。它的皮和核又苦又涩,刚入口就又吐掉丢弃。过了很久才有回味,才开始觉得像糖一样甜。我今天用什么来比喻,就比喻那些忠臣的言辞。正直的话违逆君主的耳朵,就被斥责驱逐到天涯。社会混乱时才想起他的话,后悔也来不及了。寄语采集诗歌的人,不要轻视这首橄榄诗。

赏析

这首诗以橄榄为喻,描写了橄榄初尝苦涩而后回味甘甜的特点,以此来比拟忠臣的言辞或许一开始不被君主所喜,但往往在经历事情后才会显示出其价值。诗中既表达了对橄榄这种果实的独特认识,也蕴含了对忠臣遭遇不公的感慨以及希望人们重视其价值的期望。全诗用朴素的语言,生动地阐述了深刻的道理。

王禹偁

王禹偁

王禹偁(chēng),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出身清寒,家庭世代务农。从小发愤求学,五岁能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中进士,最初担任成武县主簿。他对仕途充满抱负,曾在《吾志》诗中表白:“吾生非不辰,吾志復不卑,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端拱元年(公元988年),他被召见入京,担任右拾遗、直史馆。他旋即进谏,以《端拱箴》来批评皇宫的奢侈生活。後来历任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为人刚直,敢直言进谏,誓言要“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曾三次被贬职: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一贬商州(今陕西商县);至道元年(公元995年),二贬滁州(今安徽滁州);咸平元年(公元998年),三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故有“王黄州”之称。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徙蕲州,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著有《小畜集》、《小畜集外集》。其诗风朴素,散文平易。代表作有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唐河店妪传》,诗《对雪》、《村行》等。 欧阳修十分仰慕王禹偁,在滁州时瞻仰其画像,又作《书王元之画像侧》。苏轼所撰《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称他以“以雄风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 ► 6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