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爱菊著称。
- 陶人:指模仿陶渊明的人。
- 南山:指陶渊明诗中常提到的庐山,也泛指隐居之地。
- 易居士:指陶渊明,因其隐居不仕,自号“五柳先生”,又称“易安居士”。
- 白纶巾:古代一种白色的头巾,常用来象征隐士的服饰。
翻译
菊花又有什么特别的趣味呢?只有陶渊明能真正欣赏它。后来的爱花之人,大多都是在模仿陶渊明。秋天露水与菊花的美丽色彩,对着南山凝神欣赏。如果不是遇到了陶渊明这样的隐士,谁又能懂得那白纶巾所代表的隐逸之趣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表达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其人格魅力的推崇。诗中“菊亦有何趣,渊明独赏真”一句,既展现了菊花的高洁,也暗示了陶渊明的独特审美和超脱世俗的情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秋菊与南山的景象,进一步以景抒情,传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陶渊明精神的追慕。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诗人湛若水的文学功底和审美情趣。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市桥道中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韵潘黄门寿昌河之作二首 其二 》 —— [ 明 ] 湛若水
- 《 谢江右陈医昭送五品妙丹 》 —— [ 明 ] 湛若水
- 《 据延祐残碑复名甘泉洞亭曰甘泉亭诗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大司成吕泾野先生之京诗 》 —— [ 明 ] 湛若水
- 《 太湖二章东洙 》 —— [ 明 ] 湛若水
- 《 登九华 》 —— [ 明 ] 湛若水
- 《 寿故李少师母太夫人九十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