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二章东洙

刺船过西崦,西崦风光幽。 莫唾西崦石,渐近太湖头。 太湖烟波阔,洞庭渺难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刺船:划船。
  • 西崦:西边的山。
  • :吐唾沫,这里指轻视或不珍惜。
  • 渐近:逐渐接近。
  • 太湖: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南部。
  • 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
  • 洞庭: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
  • 渺难收:形容水面广阔,难以望到边际。

翻译

划船经过西边的山,西山的风景幽静宜人。 不要轻视西山的石头,因为它们正逐渐接近太湖的边缘。 太湖的水面烟雾缭绕,宽阔无垠,洞庭湖更是广阔到难以望到边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从西山到太湖的景色变化,通过“刺船”、“烟波”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水上行舟的情景。诗中“莫唾西崦石”一句,寓意深刻,告诫人们不要轻视身边的事物,因为它们可能与更广阔的世界相连。最后两句“太湖烟波阔,洞庭渺难收”,通过对太湖和洞庭湖的描绘,展现了水天一色的壮阔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广阔天地的向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