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武吟

· 梁寅
戚戚复戚戚,丈夫有行役。 行役今安之,万里适京国。 隋珠耀明月,和璧誇悬黎。 及时不自献,明君焉得知。 美人倚绣户,牵衣子毋去。 长安多风尘,能令素衣污。 餔糜共朝昏,冠佩何足云。 吾行且复止,感尔意良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戚戚:忧愁、悲伤的样子。
  • 行役:因公务而出外奔波。
  • 安之:去往何处。
  • 京国:京城,指国家的首都。
  • 隋珠:指珍贵的珠宝。
  • 耀:闪耀。
  • 和璧:和氏璧,古代著名的玉璧。
  • :夸耀。
  • 悬黎:悬挂的玉璧,比喻珍贵。
  • 及时:在适当的时候。
  • 焉得:怎么能够。
  • 美人:指心爱的女子。
  • 绣户:装饰华丽的门户,指女子的居所。
  • 牵衣:拉着衣服。
  • 子毋去:你不要离开。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繁华的都市。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 素衣:白色的衣服,比喻纯洁。
  • 餔糜:吃粥,指简朴的生活。
  • 冠佩:指官职和地位。
  • 何足云:不值得一提。

翻译

忧愁又忧愁,身为男子要外出奔波。 这次出行要去往何处?是遥远的京城。 珍贵的珠宝闪耀如明月,和氏璧悬挂着夸耀其珍贵。 如果不及时献上,明君又怎能知晓? 心爱的女子倚在华丽的门前,拉着我的衣服不让我离开。 长安城虽繁华,却充满世俗的纷扰,能使纯洁的心灵受到污染。 我们共同过着简朴的生活,朝夕相伴,那些官职和地位又算得了什么? 我将暂时停止我的行程,感慨你对我的深情厚意。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行役生活的忧愁和对心爱女子的留恋。诗中,“隋珠耀明月,和璧誇悬黎”等句,通过珍贵的珠宝和玉璧的比喻,暗示了诗人对及时行乐和珍惜眼前人的思考。后文通过美人的挽留和长安的风尘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真挚情感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情感选择的深刻思考。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