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息
春阳既和煦,时雨亦沾濡。
原野绿已遍,土润含膏腴。
兵戈幸少戢,良农日垦锄。
戴胜鸣桑林,鶗鴂亦交呼。
嗟我理编简,四体忘勤劬。
羔裘愧逍遥,梁鹈耻安居。
素餐古所诮,偶耕良我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和煦(hé xù):温暖,暖和。
- 沾濡(zhān rú):浸湿,滋润。
- 膏腴(gāo yú):肥沃。
- 戢(jí):收敛,停止。
- 戴胜:鸟名,即戴胜鸟。
- 鶗鴂(tí jué):鸟名,即杜鹃。
- 编简:指书籍或文书。
- 劬(qú):劳苦,劳累。
- 羔裘:用小羊皮制成的衣服,这里指穿着华贵。
- 梁鹈:鸟名,这里比喻安居乐业。
- 素餐:指不劳而食。
- 诮(qiào):责备,讥讽。
- 偶耕:指与耕者为伴,共同劳作。
翻译
春天阳光温暖,适时雨水滋润。 原野绿意盎然,土地湿润肥沃。 战争幸好减少,勤劳农民日日耕作。 戴胜鸟在桑林中鸣叫,杜鹃也相互呼应。 我叹息自己整理书籍,四肢忘记劳苦。 穿着华贵的羔裘感到惭愧,安居乐业的生活让我感到羞耻。 不劳而食自古受人讥讽,与耕者为伴才是我的良师。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和煦的阳光与滋润的雨水带来的生机盎然景象,原野绿意盎然,土地肥沃,战争减少,农民勤劳耕作。诗中通过戴胜鸟和杜鹃的鸣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后半部分,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对穿着华贵、安居乐业的生活感到惭愧和羞耻,认为不劳而食受人讥讽,与勤劳的农民为伴才是真正的良师。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勤劳生活的赞美和对不劳而食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