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本立东游赠别

· 梁寅
楚邦才子燕台客,万里还山复出山。 江汉总归沧海里,方蓬遥在白云间。 将趋金马陈三策,却从楼船定八蛮。 远道应能念林叟,年年秋草映柴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邦:指楚国,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 才子:有才华的人。
  • 燕台客:指在燕台(古代燕国的都城)的客人,这里泛指北方。
  • 万里还山复出山:形容行程遥远,多次往返于山川之间。
  •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
  • 沧海:大海。
  • 方蓬:指方形的蓬草,比喻隐居的地方。
  • 白云间:指高远的地方,常用来形容隐士的居所。
  • 金马:指金马门,古代宫门名,这里指朝廷。
  • 陈三策:陈述三条策略,指提出建议或计划。
  • 楼船:古代大型战船。
  • 八蛮:指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 林叟:指住在林中的老人,这里可能是作者自指。
  • 柴关:柴门,指简陋的门户。

翻译

南方才子,北方客人,你万里迢迢,山中归来又离去。 长江汉水,终将汇入大海,你隐居的地方,遥远如在白云之间。 你将前往朝廷,提出三条策略,又随战船,平定边疆的八方蛮族。 远行的你,是否还会记得林中的老人,每年秋草黄时,我依旧守着这简陋的柴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才子的远行与归来,以及他与隐居老人的深情。诗中,“楚邦才子燕台客”展现了才子的身份与行程的辽阔,“万里还山复出山”则生动地描绘了其旅途的艰辛与频繁。后文通过“江汉总归沧海里”与“方蓬遥在白云间”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壮阔,又隐喻了才子的志向与隐居的理想。结尾的“年年秋草映柴关”则透露出老人对才子的思念与期盼,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