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郑伯兴上陵三首

羁思那堪更感时,忽传诗句到阶墀。 普天吾欲一流涕,率土谁能咏孝思。 天运去来浑不管,阳回草木也应知。 临风无限攀号意,独立斜阳疋马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羁思:旅人的思绪。
  • 阶墀:台阶。
  • 普天:整个天下。
  • 率土:整个国土。
  • 咏孝思:歌颂孝顺的思想。
  • 天运:天命,指自然界的运行规律。
  • 阳回:春天阳气回升。
  • 草木:指自然界的植物。
  • 攀号:攀折花木,表示哀悼。
  • 斜阳:夕阳。
  • 疋马:一匹马。

翻译

旅人的思绪怎能承受这感伤的时节,忽然间诗句传来,如同传到了台阶之上。 我想要为这普天之下的不幸而流下眼泪,但在这片土地上,谁能真正歌颂孝顺之情呢? 天命的变迁我已无心去理会,春天的阳气回升,草木也应当感知到。 面对这风景,我心中充满了哀悼之情,独自站在斜阳下,一匹马缓缓而行,显得格外迟缓。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时局的感慨。诗中,“羁思”与“感时”交织,突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通过“普天”、“率土”等词语,展现了作者对天下苍生的关怀与无奈。末句以“斜阳”和“疋马”为背景,加深了诗中的孤寂与迟暮之感,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哀思和对未来的迷茫。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