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晋:指古代的晋国,后来分为韩、赵、魏三国,故称三晋,相当于今天的山西一带。
- 唐虞:指中国古代的两位帝王,唐尧和虞舜,他们被视为贤明的君主。
- 帝王都:指古代帝王的都城。
- 使君:古代对出使官员的尊称。
- 熙皞:光明照耀的样子,这里指政治清明,社会和谐。
- 精一:指精纯专一,这里指治理国家的原则。
- 执中:指持守中道,不偏不倚。
- 咨询:询问,征求意见。
- 重瞳:指皇帝,因为传说中舜帝有重瞳,所以用重瞳代指皇帝。
翻译
三晋之地有许多历史遗迹,曾是唐尧和虞舜两位帝王的都城。使君前往那里询问,想知道那里的旧有风俗是否还存在。如果那里的政治依然宽简清明,社会和谐,治理原则精纯专一,持守中道,那么使君若有所得,归来后便可以向皇帝献上所见所闻。
赏析
这首诗是湛若水送别沈大行前往山西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三晋古地的敬仰和对使君使命的期望。诗人通过对唐虞时代的帝王都城的提及,展现了对古代贤明政治的向往。同时,诗人希望使君能够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特别是政治是否宽简、社会是否和谐,以及治理原则是否精纯专一。最后,诗人期待使君能够将所见所闻带回,向皇帝汇报,体现了对国家政治的关心和对使君的信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古代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政治的期待。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