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何前溪

前溪之外是前川,傍柳寻花我宿缘。 天与不忘公德处,昏期通变有曾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bàng):靠近,临近。
  • 宿缘:前世的因缘。
  • 昏期:古代指结婚的日期。
  • 通变:灵活变通。
  • 曾孙:孙子的儿子。

翻译

前溪的另一边是前川,我靠近柳树寻找花朵,这是我的宿缘。 上天没有忘记给予我恩德的地方,结婚的日期灵活变通,已经有了曾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前溪与前川之间的自然景致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情景。诗中“傍柳寻花”不仅描绘了具体的行动,也隐喻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宿命的接受。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上天恩德的感激以及家庭生活的满足,特别是“昏期通变有曾孙”一句,既显示了作者对传统婚期的灵活处理,也透露出对家族延续的喜悦。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恩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