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八日敝宅修会得春字

盛夏郁郁苦炎氛,诸公一来满座春。 翠筱炊烟浮杂俎,腐儒粗粝荐香蘋。 酒行未几起者半,会合况岂由乎人。 欲托长歌歌不足,金兰为我尽殷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炎氛:炎热的气氛。
  • 翠筱:翠绿的竹子。
  • 炊烟:做饭时升起的烟。
  • 浮杂俎:指杂乱无章的菜肴。
  • 腐儒:自谦之词,指自己。
  • 粗粝:粗糙的食物。
  • 荐香蘋:献上香草。
  • 酒行未几:酒喝得不多。
  • 起者半:有一半的人起身离开。
  • 会合况岂由乎人:聚会的情形岂是由人决定的。
  • 长歌:长篇的诗歌。
  • 金兰:比喻深厚的友情。

翻译

盛夏时节,草木茂盛,炎热难耐,但诸位公子的到来,却让整个屋子充满了春天的气息。翠绿的竹子间,炊烟袅袅,杂乱的菜肴摆满了桌子。我这个自称为腐儒的人,献上了粗糙的食物和香草。酒还没喝多少,就已经有一半的人起身离开了。我们的聚会,又岂是人力所能左右的呢?我想要用长篇的诗歌来表达我的情感,但总觉得不够,只能依靠我们深厚的友情来表达我的殷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盛夏时节的一次聚会,通过对比炎热的气氛和屋内春天的气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聚会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自谦的“腐儒”和“粗粝”等词语,展现了诗人的谦逊和朴实。最后,诗人通过“长歌”和“金兰”的比喻,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感情和对聚会的无尽怀念。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