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士德还潮

送子翳门关,上上官山渡。 自渡还自济,千圣同大道。 下樵苦不难,上樵苦不早。 有形岂不滞,出入更如主。 短景倏如流,永怀岁将暮。 且莫笑杨朱,杨朱泣岐路。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翳门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处险要的关口。
  • 上上:此处意为“攀登至最高处”。
  • 官山渡:地名,可能是指官方设立的渡口。
  • 自渡还自济:自己渡过河,又自己帮助自己,比喻自力更生。
  • 千圣同大道:众多圣人都遵循的共同道路,指真理或道德准则。
  • 下樵:砍柴,此处指下山砍柴。
  • 上樵:上山砍柴。
  • 有形岂不滞:有形的物体怎能不受到阻碍。
  • 出入更如主:进出自由,如同主人一般。
  • 短景:短暂的时光。
  • :迅速。
  • 永怀岁将暮:长久地怀念即将结束的一年。
  • 杨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主张“贵生”、“重己”,此处可能指作者自己或杨士德。
  • 泣岐路:在岔路口哭泣,比喻面对选择时的迷茫和痛苦。

翻译

送你离开翳门关,攀登至官山渡的最高处。 自己渡过河,又自己帮助自己,这是众多圣人共同遵循的道路。 下山砍柴虽不难,但上山砍柴却总是觉得开始得太晚。 有形的物体怎能不受到阻碍,但进出自由,如同主人一般。 短暂的时光迅速流逝,长久地怀念即将结束的一年。 不要嘲笑杨朱,在岔路口哭泣的杨朱。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诗中“自渡还自济,千圣同大道”体现了自力更生和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而“短景倏如流,永怀岁将暮”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岁月的怀念。结尾处提及杨朱泣岐路,既是对友人的劝勉,也是对人生选择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洞察。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