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见素司寇送大廷尉郑山斋先生之陕右二首

江右相逢记昔年,谁将只手欲扶颠。 素翁自尔同云卧,圣主招来上钓船。 昨夜法星辞帝座,秋光评品带秦川。 愁闻司寇归休疏,未到丕时得稳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去创作。
  • 见素司寇: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官员或文人。
  • 大廷尉: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代的法官。
  • 郑山斋:人名,可能是诗中的主角。
  • 陕右:地名,指陕西一带。
  • 江右:地名,指江西一带。
  • 只手:比喻个人力量。
  • 扶颠:挽救危局。
  • 素翁:对见素司寇的尊称。
  • 同云卧:比喻隐居或高卧不问世事。
  • 圣主:对皇帝的尊称。
  • 上钓船:比喻被召入朝做官。
  • 法星:指法官,这里可能指郑山斋。
  • 辞帝座:离开皇帝的身边,指离开朝廷。
  • 秋光:秋天的景色。
  • 评品:评价。
  • 秦川:地名,指陕西一带。
  • 归休疏:退休的奏疏。
  • 丕时:大好时光。
  • 稳眠:安稳地睡眠,比喻无忧无虑。

翻译

记得在江右相遇的那一年,谁曾试图以一己之力挽救危局。见素司寇您自那时起便如云般高卧,而圣明的君主却召您上船,入朝为官。昨夜,法官之星离开了帝座,秋天的光芒照耀着秦川,进行着评价。我忧愁地听到您提交的退休奏疏,还未到大好时光,您已能安稳地睡眠。

赏析

这首诗是湛若水对友人郑山斋的送别之作,通过回忆往昔与友人的相遇和友人的仕途变迁,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未来的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只手扶颠”、“同云卧”、“上钓船”等,生动地描绘了友人的形象和经历。同时,诗人的情感也贯穿始终,从对友人过去的回忆到对友人未来的担忧和祝福,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