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城楼宴集追和云田宪副韵呈熊府尊时筠寇初平扳筑方就
贼埶筠山火始然,风尘腹里亦诸边。
王师幸忽收残孽,使节遥临感去年。
此日台隍劳捍屏,他时氛祲净江天。
卜居有约还兼倚,生计无劳问郭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贼埶 (zéi yì):指贼寇的势力。
- 筠山 (yún shān):地名,此处指筠州的山。
- 风尘 (fēng chén):比喻战乱或动荡的时局。
- 腹里 (fù lǐ):指内地,与边疆相对。
- 王师 (wáng shī):指朝廷的军队。
- 残孽 (cán niè):指残余的贼寇。
- 使节 (shǐ jié):指朝廷派出的使者。
- 台隍 (tái huáng):指城池。
- 捍屏 (hàn píng):比喻保卫国家的屏障。
- 氛祲 (fēn jìn):指不祥之气,比喻战乱。
- 卜居 (bǔ jū):选择居住的地方。
- 生计 (shēng jì):生活的方式或手段。
- 郭田 (guō tián):城外的田地。
翻译
贼寇的势力在筠州的山上如同火焰般燃起,内地的风尘也如同边疆一般动荡。幸好朝廷的军队迅速平定了残余的贼寇,使者远道而来,感慨去年的战乱。今日城池需要我们努力保卫,希望将来战乱的不祥之气能够净化江天。我们约定选择居住的地方,生活的方式无需过多询问城外的田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初平后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中通过对比贼寇势力的燃烧与内地风尘的动荡,突出了战乱的严重性。随后,诗人庆幸朝廷军队的胜利,并对使者的到来表示感慨,体现了对和平的珍视。最后,诗人展望未来,希望战乱能够彻底平息,人们能够安居乐业,无需再为战乱所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符锡的其他作品
- 《 寄内及示诸子口号五首 其四 》 —— [ 明 ] 符锡
- 《 赠李经卫邦立 》 —— [ 明 ] 符锡
- 《 和孙鹭沙太守 》 —— [ 明 ] 符锡
- 《 云山人遗红梅诗以答之 》 —— [ 明 ] 符锡
- 《 赠廖太监镇守甘肃三首 》 —— [ 明 ] 符锡
- 《 奉赠石□大参之任云南因示南津太参四诗用韵 》 —— [ 明 ] 符锡
- 《 乙酉三月泛舟梧江偶述 》 —— [ 明 ] 符锡
- 《 奉酬稽勋吕思泉写怀喜雪二首 》 —— [ 明 ] 符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