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稽勋吕思泉写怀喜雪二首

· 符锡
仙郎天上访春来,文藻偏承景运催。 大液镜中行度马,上林花底坐倾杯。 寒霾九土依稀尽,瑞霭千门次第开。 何似伤秋悲宋玉,令人重忆楚兰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仙郎:指吕思泉,因其官职尊贵,故称仙郎。
  • 文藻:指文学才华。
  • 景运:指美好的时运。
  • 大液:指皇宫中的大池。
  • 上林:指皇家园林。
  • 寒霾:寒冷的雾霾。
  • 瑞霭:吉祥的云气。
  • 次第:依次。
  • 伤秋:指宋玉的《九辩》中表达的悲秋之情。
  •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以悲秋著称。
  • 楚兰台:楚国的兰台,是宋玉常去的地方,这里指代宋玉。

翻译

仙郎吕思泉从天上降临来访春,他的文学才华特别受到美好时运的催促。在大池的镜中行走,马儿也在其中穿梭,坐在上林的花底,畅饮美酒。寒冷的雾霾几乎遍布九州,而吉祥的云气则依次在千家万户中展开。这与宋玉悲秋的哀伤相比如何?让人再次怀念起楚国的兰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吕思泉的文学才华与美好时运的结合,通过皇宫大池和上林的景象,展现了他的尊贵与风雅。诗中对比了寒霾与瑞霭,象征着世间的变迁与希望。结尾处提及宋玉的悲秋,表达了对过去文学巨匠的怀念,同时也体现了对吕思泉才华的赞赏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