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部署观莲韵答未斋兼呈桂洲二公

暂止浇花雨复鸣,两花中着几先生。 逢场热闹观无相,欲语娇娆似有情。 君子比公莲茂叔,隐沦学我菊渊明。 浅红看过深黄看,岂但区区爱节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浇花雨:指滋润花草的细雨。
  • 几先生:几位先生。
  • 逢场热闹:遇到热闹的场合。
  • 观无相:观察事物的本质,无相即无形的真实状态。
  • 娇娆:形容女性柔美动人。
  • 君子比公莲茂叔:将君子比作莲花,茂叔可能是指某位以莲花为象征的君子。
  • 隐沦:隐居不仕。
  • 菊渊明:指陶渊明,因其喜爱菊花,故常以菊花比喻其品格。
  • 浅红看过深黄看:指观赏莲花时,从浅红色看到深黄色,形容莲花的色彩变化。
  • 区区:仅仅,只。
  • 爱节名:指仅仅因为节操或名声而喜爱。

翻译

暂时的浇花细雨又响起,两朵莲花中间坐着几位先生。 遇到热闹的场合观察事物的本质,想要说话的娇娆女子似乎有情。 君子被比作莲花茂叔,隐居不仕的学者像我喜爱的菊花渊明。 从浅红色看到深黄色,不仅仅是因为节操或名声而喜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莲花与几位先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诗中“浇花雨复鸣”与“两花中着几先生”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后句通过对“逢场热闹观无相”和“欲语娇娆似有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结尾处的“浅红看过深黄看”则进一步以莲花的色彩变化,隐喻了对事物多面性的认识,强调了不仅仅因为名声或节操而喜爱,而是更深层次的欣赏和理解。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